今天是: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标准

发布日期:2016-11-21    作者:     来源:     点击: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标准

按照《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西南医科大学“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的要求,参照其他医药院校开办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制定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标准。本标准是我校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指导专业建设和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一、专业设置背景

药学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药物的一门学科。药学的任务包括:研究、发现和生产药物及其制剂;阐明药物的作用及机理;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监督和管理药品等。药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包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等主干学科。

药学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休戚相关,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延长人类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合理用药、个体化治疗用药、精准施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趟来越受到社会和民众的重视。另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人类对新的、高质量药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是医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即使在一些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医药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保持上升趋势,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药学是医疗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受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质量需求提升、国家药品战略安全等因素的推动,药学专业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都是我国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二、适用的专业范围

1、专业类代码

1007 药学类

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00701 药学

三、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质控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

1、学制

标准修业年限为4 年,实行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为5-6年,根据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其中服兵役或创业学生可长期保留学籍。

2、授予学位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取得培养方案要求的最低学分并满足学分结构要求,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并通过考核,在德、智、体等方面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西南医科大学学籍管理规定》,对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毕业学分要求

(1)最低学分要求:190学分

(2)必修课:150学分(含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22学分)

(3)选修课:40学分(其中限选课程30学分,任选课程10学分)

(4)创新教育学分要求:2学分

4、专业类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1思想政治与德育要求

学生应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2业务知识要求

1、掌握药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药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

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药学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质量控制评价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与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及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树立法律观念;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听、说和写作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

4.3 业务技能要求

1、具有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与鉴定,药物设计与合成初步能力与技能。

2、具有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物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的专业基本技能。

3、具有进行药理毒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药物评价的基本技能能。

4、具有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药房调剂、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营销等的基本能力。

5、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判的能力。

6、具有利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4.3 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心理健康。

五、课程体系与教育计划

() 课程设置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课堂教学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教学、药学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

1.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必修课程共30门、2586学时、127.5学分;限选课程共12门、693学时、36学分。)

(1)思德修养·人文素质·行为科学(必修课程共10门、786学时、36.5学分;限选课程共2门、99学时、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必修课程

形势与政策

2

36

大学英语1

12

26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大学英语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54

大学英语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专门用途英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108

大学体育

4

144

国防教育

2

32

心理健康

1.5

36

医学伦理学

1

24

限选课程

药学英语

2.5

54

医药市场营销学

2.5

45

(2)自然科学(必修课程共7门、684学时、35.5学分;限选课程共1门、60学时、3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必修课程

高等数学

5.5

108

数理统计

2.5

54

计算机应用基础

7

126

分析化学

5.5

108

无机化学

4.5

90

物理化学

5

90

有机化学

5.5

108

限选课程

医学物理学

3

60

(3)生物医学(必修课程共4门、228学时、11.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必修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

6

12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5

68

微生物学

2

3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2.5

48

(4)科研方法(限选课程共1门、36学时、2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限选课程

科研方法导论

2

36

(5)临床医学课程(必修课程共1门、106学时、5.5学分;限选课程共1门、90学时、4.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必修课程

临床医学概论

5.5

108

限选课程

中医学基础

4.5

90

(6)三早教育(必修课程共1门、30学时、1.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必修课程

药学导论

1.5

30

(7)药学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共7门、732学时、36.5学分;限选课程共7门、408学时、21.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必修课程

药理学

6

120

药物分析

6

126

药剂学

7.5

144

生药学

3.5

72

药物化学

6

126

药事管理学

2

36

天然药物化学

5.5

108

限选课程

临床药理学

2.5

48

中药学

3.5

7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4

72

药用植物

3

54

生物技术制药

5

90

新药开发

1.5

36

药物合成

2

36

2. 任选课程(详见泸州医学院2013级本科专业任选课程一览表)

3. 实践教学

化学类、生物学类、医学类基础课与药学类专业课的实验课总学时不少于600学时。

(1) 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基础化学实验是基本实验知识及实验技能培养的入门课程,是培养学生各种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化的重要实验环节。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指导模式,但实验课不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验证,其与理论教学相互形成、互为补充自成体系的实验过程。通过将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各个实验内容之中,完成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加强了对操作技巧、观察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的培养。

(2) 专业实验

药学专业实验以经典剂型实验为支撑,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拓展。面向药学专业的药学实验教学包括药物分析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和生药学等实验教学。药学实验中心作为面向药学专业学生提供药学基础实验的场所,根据各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不同的实验内容,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学生实验。

( 3) 药学第二课堂

在生药学、药用植物学、药事管理学等课程中实施药学第二课堂教学,带学生到药用植物园、医院等进行野外实习、参观见习,学生需撰写见习报告,分别记入各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4)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毕业实习18周,论文撰写6周,22 学分,通过到医院、医药企业、高校等单位的实习实践,突出学生今后从事各药学相关岗位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撰写毕业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创新教育实践

鼓励学生主持或参加学校或四川省或国家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和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创业就业培训等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详见泸州医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认定管理办法【泸医院教2013(26号)】。创新教育学分为我校本科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必须修满2学分,超出的创新教育学分可以抵扣任选课学分,但最多只能抵扣5学分。

() 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加强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教学。

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成绩评定

1. 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包括课堂出勤、课堂提问、教学讨论、小论文或小综述的成绩评定。终结性考核为课程结束考试、毕业实习答辩和毕业论文答辩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2. 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

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后应进行试卷成绩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将其用于改进教与学。

3. 考试管理

根据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考试组织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并根据课程的知识要求,组织任课教师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命题、考试质量。

六、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药学专业应具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师资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13。

专业专任全职教师数量充足,所有专任教师均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专业专任全职教师数不少于25 人;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名实验技术员。

专任教师中100%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5%。

() 教师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

应有具备药学类或化学类硕士、博士学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学术造诣较高的药学专业负责人。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80%以上必须具备药学类或化学类学历教育背景;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课程,每门至少有1名具有药学类或化学类高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药理学课程至少有1 名具有药学或医学高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兼职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老师。

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类教学所需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教师在本科教学活动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总体的评价应比较满意。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从事一定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专任全职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三年平均发表本专业教学论文、学术论文或主编(或副主编) 正式出版教材数至少达到人均1篇(部) 以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课程负责人要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具有主持省级及以上药学科研项目的经历。

()教师的发展环境

学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学校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资深教师传帮带(导师制或助教制)、集体备课和定期教学研讨等机制。

有专业教师队伍教学、科研专业能力发展规划,并执行良好。主动为教师建立教学培训计划,重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培训,提出明确的培训学时和学分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药学类专业师资培训活动、讲课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注重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七、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要求

具有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药学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学生自习教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场所与设施。为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提供充足的设施保障。在制度和经费上保证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

1.基本办学条件

药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 号) 规定的医学院校的合格标准执行。其中,生师比接近10 比1,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50%,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高于16 平方米/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大子5000元/生。

2.教学实验室

(1)单项实验教学时,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

(2)实验室照明,通风设拖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应耐化学腐蚀,并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

(3)实验室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室配备数量充足的消防没拖,有警示标志,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并有各种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设拖和措施,安全出口畅通。

(4)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拖。

(5)实验用药品的购置、使用、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规定。

3. 教学实验仪器

(1)建有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实验室或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仪器配备充足,能满足教学需要。

(2)仪器设备台套数要求:基础药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应满足每人一套;70%以上实验的仪器台数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4 人的需要,综合实验、大型仪器实验的台套数( 如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仪等) 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6 人的需要。

4. 实践基地

有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0余个,包括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10余家三级医院和四川康弘药业、太极集团绵阳药、地奥集团等10余家知名医药企业。学院依据《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对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管理。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人带教学生不超过3人,校内基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人带教学生不超过4人,加强基地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改善实习基地建设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充分利用我校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一定数量的、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基地。

(二)信息资源要求

在充分依托学校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基础上,每年确保本专业学术期刊及图书资料的补充及更新、加强药学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在教学中广泛有效使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获得教学、实习、就业等信息。

(三)教学经费要求

学校每年均有教学经费持续投入,药学院根据专业与学科建设实际需要,亦统筹教学经费使用,满足日常教学活动、设备更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需求,每年的教学经学经费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八、学生发展

() 招生和录取

1、认真贯彻国家的招生政策。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政策,制定本专业招生的具体规定。

2、招生规模由学校依据社会需求、教育资源和相关行政法规合理确定。

3、招生政策及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开,在保证招生质量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4、就课程选修、奖学金政策、专业调整、学业深造等方面向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

() 毕业与就业

毕业考核及学位授予制度健全,学位授予程序严谨无误、执行严格。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我校近三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大于95%。

建立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跟踪毕业生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高。

(三)学生支持

1. 具有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措施。

2. 具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体系,并能有效执行。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

4. 吸收和鼓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估以及其他与学生利益有关的事务。

5. 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组织,指导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所。

九、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1、质量保障规范

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建立教学过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1)课堂教学规范: 加强专业建设的规范管理,保证建设质量逐年提高。对专业建设实行目标考核,建立奖罚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及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管理,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的“三级评价”(专家、同行、学生) 制度,保证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实践教学规范:制定实践教学课准备、教学组织、考核等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定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指导、实习成绩评定和总结等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和实施教、管、学三方的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教学质量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并完善社会和行业的社会评价机制发挥毕业生、校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继续教育机构作用,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3. 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信息。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发挥校友、用人单位和毕业后教育机构的作用,结合社会和行业的评价,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作为本专业教学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三)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充分利用学生评教、管理人员听课、督导评教、同行评议、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等教学评价反馈信息,针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与纠正措施,持续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完善教学规划与管理制度;调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工作整改建设力度;以“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质量改进的常态化和机制化,更好适应国内外药学事业和医药行业的发展需求。

十、科学研究

() 教学与科研关系

1、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教学支撑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科学研究条件。

2、统筹安排好教学与科研工作,使教师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努力创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最佳环境。

3、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方法及科研精神。

4、加强对药学教育及管理的研究,为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教师科研

1、教师要立足教学、专业与学科建设开展科研,即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做科研,在所教授的课程中确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同时要将科学思维、研究成果和创新方法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2、加强对教师科研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加强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发表规范的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学术腐败行为的惩罚力度。

() 学生科研

1、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基本技能以及规范化操作的传授,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和场所。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提高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的能力和硕士研究生的考取比例。

2、药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申报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3、课程计划中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依托我校省级大学科技园,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

4、制定《药学院实验室开放制度》,学院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开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验平台。

十一、改革与发展

() 发展规划

结合药学专业特色,立足四川省丰富的医药资源,以创建我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泸州市国家级高新区现代医药创业发展为契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认真抓好学科与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三支队伍,以及实验、实习基地、“三队一地”建设工作。建设一支以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负责人带领的高素质教学科研团队。提升专业负责人教学科研水平,专业负责人应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具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

在现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基础上,着力建设和完善从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和提升药学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在现有科研平台基础上,继续建设和完善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分子药理实验室”和校级“药理药效学研究平台”、“分子药理学研究平台”“药物化学研究平台”、“药剂学-临床药学研究平台”、“生药学研究平台”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基因组学等研究平台的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科学研究水平。

通过共建机制,拟开展院士工作站建设,借助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力量,提升研究的水平,培养人才队伍。加强对外合作,拟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共建实验室;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二) 持续改革

(1) 教材建设:加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的优点和长处,结合学科发展和我院优势,参加编写专业规划教材2-5 部,加强双语及全英文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2) 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专业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提高专业课程实验课学时数,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数的50%以上,增加探索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积极开展课程信息化建设,所有课程采用多媒体数学。

( 3)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在现有药学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以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分子药理实验室”和城北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级“药理药效学研究平台”、“分子药理学研究平台”“药物化学研究平台”、“药剂学-临床药学研究平台”、“生药学研究平台”等建设。

在现有教学基地基础上,拟在四川省外进一步扩大教学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及临床基地密集的优势,建立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学生参与专业性社会实践的领域和渠道,在现有本科生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继续充实和加强了药学“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切实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