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智杰,药物化学博士,副教授,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类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及基于活性的结构优化研究、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包括ACS Catalysis、Organic Letters、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等,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担任研究生、本科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药物化学》、《中药化学》、《高等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
研究方向:
(1)基于光化学和电化学的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
(2)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优化、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4年-2008年 | 中国药科大学 | 本科 |
2008年-2011年 | 中国药科大学 | 硕士 |
2011年-2013年 | 成都地奥集团 | 新药研发 |
2013年-2017年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博士 |
2018年-2023年 | 西南医科大学 | 讲师 |
2023年-至今 | 西南医科大学 | 副教授 |
部分代表论文:
(1) Zhang, Z. J.; Yi, D.; Zhang, M.; Wei, J.; Lu, J.; Yang, L.; Wang, J.; Hao, N.; Pan, X. C.; Zhang, S. Q.; Wei, S. P.; Fu, Q., Photocatalytic Intramolecular [2+2] Cycloaddition of Indole Derivatives via Energy Transfer: A Method for Late-Stage Skeletal Transformation. ACS Catal 2020, 10 (17), 10149-10156.
(2) Yang, R.; Yi, D.; Shen, K. R.; Fu, Q.; Wei, J.; Lu, J.; Yang, L.; Wang, L.; Wei, S. P.; Zhang, Z. J., Indole and Pyrrole Derivatives as Pre-photocatalysts and Substrates in the Sulfonyl Radical-Triggered Relay Cyclization Leading to Sulfonylated Heterocycles. Org Lett 2022, 24 (10), 2014-2019.
(3) Shen, K. R.; Feng, C.; Liu, Y. L.; Yi, D.; Lin, P.; Li, H. F.; Gong, Y. M.; Wei, S. P.; Fu, Q.; Zhang, Z. J., Visible light-enabled synthesis of phosphorylated indolizine and pyridoindole derivatives HAT-mediated radical cascade cyclization. Org Biomol Chem 2023, 21 (47), 9341-9345.
主持科研项目:
(1)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276,吲哚类小分子作为光化学前催化剂的机制和应用研究,2022.01-2024.12
(2)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PEE-KF202210,新型能量转移光敏剂氰基芳烃类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氮杂多环构筑中的应用研究,2022.01-2024.12
(3)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合作项目,2020LZXNYDJ19,基于电化学的膦氧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2020.11-2023.10
(4)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10019-01SZ,γ-咔啉类化合物的光化学合成及抗AD活性初步评价,2021.12-2023.12
(5)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YX22003,可见光促进的吲哚氟取代反应及其在制备PET显像剂中的应用,2022.06-2024.05
通讯地址: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一段1号西南医科大学弘润楼
邮箱:zzj30@swmu.edu.cn